2022年,ZHIAA從忠孝新生搬遷至萬華內江。

因緣際會之下,團隊進駐了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的舊護士宿舍,透過保留原味的手法,將歷經近半世紀的老房子注入新的使用模式;過去的舍監駐點空間,改造為今日的咖啡賣鋪,反轉舊有的宿舍配置方式,打造充滿探索及對話的設計場域。

之所以會選擇在老城區生活,是因為比起在高樓大廈的冰冷環境裡辦公,我們更喜歡在底蘊深厚的老城區感受台灣人的文化精神。同時工作地點的轉換,促使我們思考與體驗,坐落於老城區的設計工作會是什麼樣子?

坐落於萬華內江的ZHIAA,未來希望能以空間設計專業者的參與式社造,與市民共同討論、研究地方特色的創作分享。

因此在ZHIAA的空間裡,一處以設計文化為主題的文化講堂_耕築 Archi ”culture” ,由此而生。

耕築 Archiculture 是一個擁有多重變化性的討論場域,自都市到社區,自議題到設計,希望容納各種多元對話產生與激發原創設計的想像與可能性。

「試圖從瞭解過去歷史,轉譯當下成為更有細節的構成,重新定義與創造具有本質內涵的想像,讓城市更有生命上的感動。」

2022年的年末將至,耕築講堂的第一場講座【內江的人】以內江為生活的起點,邀請萬華在地深耕的地方文史工作者—高傳棋老師,帶領我們從淡水河與內江街的連結,看見萬華城區發展上的脈絡,從探索過去,讓ZHIAA對座落的內江街能有更鮮明的未來想像。

自過去到現在,萬華一直都是個獨具魅力老城區,街角巷弄間,蘊含著百年發展的足跡與迷人氣息,
也因此吸引許多年輕人進駐發展,而ZHIAA也是如此。

「ZHIAA,是一群風的人,進駐內江,為萬華注入一股新的活力。」

萬華在地深耕的地方文史工作者—高傳棋老師,在與我們對談的過程中,沿用了兩位日本學者:《風土》一書的作者—哲學家和辻哲郎、提出《風土會創立宣言》的農學家—玉井袈裟男,對於創生時代深耕土地的兩類人所提出的演繹,為ZHIAA進駐萬華內江的行動,下了一個溫柔而富含溫度的註解。

土の人:是一線的地域實踐者,換言之就是「腳踏實地的在地方默默的耕耘著,從基礎紮根,投入如養育生命一般的實業。」
風の人:可以解釋為「從既有地域之外,乘著風,抱持著理想而來。帶著新奇的事物、消息、人、意識而來,同時也反向對外散佈訊息。因而成為擾動區域內凝結且停滯不動空氣的發動機。」具有高度的流動性,具有創新異花授粉者。
這兩類人兩相合璧即構成「風土軍團」,如此地方才能更為全面而精彩。

進駐內江的ZHIAA,在高傳棋老師講座上一篇篇精采的故事中,逐步瞭解萬華這個迷人的老城區是如何從過去到現今,層層堆疊起她獨有的魅力,讓夥伴們對土地有了更深的連結與想像。
ZHIAA更期待以空間/建築/都市設計專業者的角色深入萬華發展,於內江落下第一顆種子,踏出成為在地風土的第一步。

No responses yet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